別看孩子成天嘻嘻哈哈,其實,他也是有負面情緒的。他會有挫折、也有驕傲、會有後悔、也會有孤單的感覺。

而且,學齡孩子的生活逐漸豐富,承受的壓力當然也就增加。

如果有一天孩子突然說他覺得很沮喪,或是很委屈,你讓怎麼辦?或者,當作沒有事情發生,所以你也不知道?

 

有些孩子不管是難過、挫折、無聊,就是習慣用很暴力的方式發洩,不但造成其他人的困擾,也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。

這很可能只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適切表達和分享自己的感受。那麼,爸媽該如何幫孩子學習自我的情緒管理呢?

 

 

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,這是管理自我情緒的第一步。

知道現在是怎樣的心情,才可能發現原因,思索如何處理。

爸媽可以在自己或對心情不好時,趁機引導孩子知道,「我生氣了」、「嗯,現在我很緊張,心跳很快」、「爸爸好煩惱、好擔心」。有些遊戲,如製作不同的情緒圖卡、表情臉譜、「想像感覺」比賽,情緒大風吹,

都可以讓孩子進一步學習,原來人的感覺有這麼多種。

 

 

在平常,爸媽可以多和孩子聊,「我好高興喔,因為…」,「爸爸有一點難過,因為…」。

或適時問孩子,「你現在是什麼感覺啊?」、「你喜不喜歡?」、「什麼事情讓你這麼生氣、難過?

還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、角色扮演,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後果。

有時交換日記、寫紙條,說說今天高興和不高興的事。

尤其小學以後的孩子,會喜歡並主動和你交換意見哦!

如此一來,他也就學會,如何講道理的方式,表達自己的心情。

 

 

當孩子發飆或悶悶不樂,爸媽千萬不要也因而動怒,

「你再哭我就打你」這樣的懲罰,既無法制止,也無法讓孩子學會適合當下的處理。

爸媽要懂得利用機會,教幾招處理情緒的好方法,引導他適度發洩。

 

 

換個想法,當孩子陷入某種負面情緒裡,通常是因為「想不開」

此時,爸媽可以帶著他想些好事情,或引導他發現原來事情沒有這麼糟。

孩子能夠學習用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,進一步也就可以用有創意的方式,自己想辦法解決困境。

放鬆心情;壓力經常是孩子心情不好的來源之一。

可以教孩子做做伸展體操,或是用力畫圖,用力唱歌

讓他體會這些「用力動作」對除緊張還滿管用的。

下回他就能有更多選擇,紓解自己的愁悶了。

 

 

接納和體貼:重要的是,爸媽要能夠先接納孩子的種種心情,

才有機會了解並學會接受自己的情緒。

一旦孩子忘了用心感覺,或習慣壓抑感受,

他很可能既無法適當表達自己的喜怒,也無法體貼人的處境。

缺少感動的生活,將是多麼枯燥乏味呀!

 

希望這些建議能讓爸媽陪著子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,做自己情緒的主人。

 

 

取自:奇蜜親子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on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